日前,重慶沖程科技一行赴京拜訪了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院士,學習交流關于山地特色農業微型農機的發展趨勢,受到趙春江院士的親切會見。此次交流中,趙春江院士充分肯定了山地微耕機的市場前景,并對山地丘陵智慧農機的創新升級產生了濃厚興趣,他表示非常樂意未來能與沖程科技開展深度合作,助力重慶山地丘陵智慧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不僅如此,繼趙春江院士在2021年12月“中國奉節臍橙大會”選取沖程科技5G+AI智慧果園為示范案例后,又一次對沖程科技在智慧農業數字鄉村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趙春江院士作為智慧農業領域的首席專家,多次肯定沖程科技的成果,我們倍感榮幸。據了解,趙春江院士在3月舉辦的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第十四屆“說專業·說課程·說專業群”研討會上,作了《智慧農業現狀與展望》專題報告,并在日前的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受到業內及媒體高度關注。
附趙春江院士在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上的發言原文:

趙春江院士:加快信息技術應用,拉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引擎
智慧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形成的數字化農業方式。
在未來,現代信息科技將是農業最活躍的生產力,智慧農業必將帶來一次農業生產方式的變革,使農業更加精準、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更加安全。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2022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大會以“保供給、穩預期、促增收”為主題,發布未來10年農業展望報告,研討涉農焦點熱點問題,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春江就智慧農業技術的發展等農業前沿熱點問題作了專題報告,深入講解了智慧農業的內涵和需求,對智慧農業技術發展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針對我國智慧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分享了思考和認識。“智慧農業已成為全球農業工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選擇?!壁w春江指出。報告伊始,他以美國科技部署、歐盟科技部署與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農業、農村基本計劃》為例,說明了智慧農業工程科技的發展已成為國際上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前沿。他介紹,當前智慧農業的發展趨勢呈現出了四大特點:一是大數據技術滲透農業全產業鏈;二是智能化裝備廣泛應用;三是無人化和少人化迅速發展;四是信息科技導致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目前我國農業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其中有幾個突出的問題?!壁w春江指出,首先,我國農業生產效率低,10畝地以下的小農戶接近占90%多,農田地塊破碎化現象非常的嚴重,技術投入的邊際效益很低;其次,勞動力的減少,人工成本的快速增加,“誰來種地”成為了一個突出的問題。其次,農業勞動力快速減少,人工成本快速增加,他結合自己去基層調研的經歷談到“基層有很多撂荒地,這是由于農業本身效益低造成的,很多人可能迫于壓力種了地,但種上之后不管也不收,覺得遠遠不如去城里打工賺錢,久而久之地就荒了?!?/span>第三,農業效益低,2016—2019年小麥、水稻、玉米三種糧食平均凈利潤連年為負,種糧農民呈現增產不增收問題。在趙春江看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農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務必需要發展智慧農業,即將“傳統生產方式”向“精準高效綠色方式”轉變、將“過度依賴人工”向“以機器為主”轉變、將“主觀經驗判斷”向“大數據智能決策”轉變。趙春江指出,目前我國智慧農業主要環節數字化水平為29%,雖然已有一定發展,但是還存在著基礎設施薄弱與終端設備不足、行業發展不平衡、技術應用閉環未形成、政府激勵機制與市場運行機制缺乏等問題。對于未來如何促進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他總結了四個方面:第一,在技術創新驅動方面,核心要解決卡脖子和高成本的問題;第二,在應用場景驅動方面,不同區域、不同生產類型應該有不同的發展模式;第三,在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由于智慧農業不是一個單學科解決的問題,因此要建設多學科交叉的人才體系;第四,在政策體系保證方面,對研發與應用兩個主體都應給予政策性補貼和保證。